第二检察部副主任、员额检察官刘连杰
演示数字监督案件办案流程
1
立足监督属性,破题数字检察
数字化改革是撬动法律监督办案模式重塑变革的关键抓手。法律监督对象的不同必然导致监督办案模式的差异。各业务条线都应结合自身办案需求,设置不同的应用场景,避免针对性不强、应用性不高的问题。检察官在办案中,要进一步树立数字办案思维、掌握数字办案技能,结合数据获取和模型建立,来切实提升监督办案能力。数字化改革是撬动法律监督办案模式重塑变革的关键抓手。法律监督对象的不同必然导致监督办案模式的差异。各业务条线都应结合自身办案需求,设置不同的应用场景,避免针对性不强、应用性不高的问题。检察官在办案中,要进一步树立数字办案思维、掌握数字办案技能,结合数据获取和模型建立,来切实提升监督办案能力。
2
明确目标导向,承题数字检察
推动个案监督向类案监督转型。个案办理中,检察官要更加善于捕捉发现个案背后反映出的领域性、普遍性问题,通过深入分析、提炼总结这些监督要素,明晰需要的监督数据、建立监督模型、导出异常数据,再运用“三查融合”手段来开展监督成案。
推动类案监督向社会治理转化。开展类案监督时,要注重以数字化分析为依托,运用数字思维和方法,实现线索收集、证据分析,再通过检察建议、检察信息、法律监督年度报告等方式推进破解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的体制性制度性难题。同时,要抓好持续跟踪监督,促进依法行政,完善社会治理方式,以监督规模效应带动监督整体效果,争取出更多硬核成果。
3
找准方法路径,解题数字检察
数据要拿来。对内,要坚持全院“一盘棋”,强化系统思维,以刑事检察为龙头,挖掘民事、行政、公益诉讼监督线索,加强“四大检察”内部信息共享和运用。同时,充分利用好现有的、可以调集到的数据,把监督需求与现有数据联系起来,做到挖深、用尽。对外,要围绕“四大检察”相关领域,千方百计收集和贯通行政执法、司法办案等相关数据,实现共享和便捷查询。
平台要用好。院内要打造“法律监督指挥部”,建立相应的线索管理督办机制。同时,用好省院数据应用平台,数字化以应用平台上建立模型为体现,各部门应善于学习使用平台上发布的已有模型和下发的数据,找规律寻方法做积淀,完成建模要求。
专项要抓好。省院发布了四批数字办案典型案例,各条线各部门都应抓好学习研究,对标检视我无人有、我有人优的地方,充分用好“他山之石”,挖掘本院案例的培育要素。同时,要抓好上级院部署的专项工作。
❖
关于“三查融合”工作,黄志刚检察长表示:
要及时转变监督理念。构筑“三查融合”思维,实现从单一的传统法律监督理念向“一盘棋”的新型法律监督理念转变。
要抓紧破解线索瓶颈。各部门、各条线要加强线索互通互移、共享交流,有效打通条块职能割裂壁垒,形成监督合力。
要注重手段灵活转化。办案中要突破原有的固定模式,综合运用审查、调查、侦查手段,查明相关人员是否存在违法违规事实。
要补强能力短板。通过组建跨部门办案单元、加强检警协作、开展专题授课等方式,提升干警“三查”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