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检察动态>>岱检动态
岱检动态
你是我的“眼”——盲女的老父亲车祸身亡后……
时间:2022-07-21  作者:  新闻来源: 【字号: | |
 “多亏你们,要不然我真不知道以后的日子怎么过。”近日,舟山市、岱山县两级检察院的检察官再一次来到岱山县高亭镇盲人阿芬家中,将四万元司法救助金送到她手中,阿芬紧紧握住检察官的手,迷离的双目中噙满了泪水。

这是舟山市人民检察院开展司法救助助力共富工作中的一个暖心镜头。今年以来,舟山检察机关积极探索司法救助领域数字化,以数字赋能司法救助新模式,实现从“等案来”到“主动救”,同时积极整合社会资源,探索多元综合救助机制,为“因案致贫”者提供针对性救助 ,兜好民生底线,助力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

数据找人,从“等案来”到“主动救”

28年前,一场疾病让正值青春年华的阿芬双目失明。从此,父亲成了她的“眼”,几十年如一日地照顾阿芬的生活起居。然而,天有不测风云,2021年12月的一天,阿芬父亲买菜途中,遭遇车祸被撞身亡。肇事司机在赔付了部分费用后,再也拿不出钱进行赔偿。突如其来的横祸,让阿芬失去了生命中最重要的依靠。“今后的路该怎么走?” 阿芬陷入了无助的境地。

今年2月,该起交通肇事案移送至岱山县检察院审查起诉。办案检察官通过办案系统大数据比对,发现阿芬作为该案被害人近亲属,可能符合司法救助条件。检察官们迅速启动入户调查核实程序。通过调查发现,阿芬是国家建档立卡低保户,视力一级残疾,残联部门在册残疾人,长期依靠药物控制病情,案发前依靠父亲照顾生活。其父遇害后,生活陷入困境。

市县两级院检察官进行入户调查

为实现救助效果最大化,舟山市检察院决定市县两级院联合开展救助,迅速启动绿色司法救助通道,急事快办,在最短的时间内帮阿芬申领到四万元国家司法救助金。

今年以来,舟山检察机关积极探索救助领域数字化,聚焦低保人员、退役军人、残疾人、未成年人、重症患者等重点群体,整合检察、民政、公安线上数字资源,高效、精准筛查司法救助线索。对阿芬的司法救助,就是通过数据找人的典型案例。

数字化救助线索发现模式,改变了以往单向发现刑事案件被害人的“等案来”模式,以数据模型、数据碰撞精准主动筛选符合条件的救助对象,更好地发挥司法救助“救急解困”的作用。截至目前,通过人员比对、数据碰撞比对,舟山检察共获取30余条司法救助线索,发放救助金27.8万元。

救急+纾困 ,从“救一时”到“救长远”


检察官走访当地政府落实困难帮扶

 

“救急”的同时,更要“纾困”。一次性发放的救助金,对阿芬来说只能解眼前之急,但解决其以后生活照料问题才是解困的关键。今年3月,舟山市检察院和市妇联等十一家单位建立了司法救助与社会救助相衔接的多元救助模式,依托机制,实现了救助对象信息共享,并借助专业力量,因人施策进行帮扶。

很快,在检察机关和妇联的推动下,一系列多元救助帮扶措施纷纷落地。岱山县妇联将阿芬纳入“四必访”人员,予以重点关注;阿芬所在乡镇领导与其困难帮扶结对,定期走访慰问,并列入政府义务送餐服务人员范围;牵线全国岗位学雷锋标兵、岱山阳光敬老志愿服务站,落实义工团队帮助阿芬生活起居,免费送医配药......阿芬是不幸的, 命运两次夺去了她的“眼”,她又是幸运的,今后会有更多人接力这份爱,成为她的“眼”。

结对东海渔嫂上门慰问、帮助打扫卫生

像阿芬一样重启案后人生,在舟山检察机关的司法救助中并非个案。近年来,舟山检察机关全面考量救助申请人的实际情况,因案施策、因人施策,对申请人进行针对性的救助帮扶。对于事实孤儿女童,牵头公安、民政、教育等部门共同帮扶,解决户籍、就学、生活困难;对于刑事案件中的未成年受害人,及时疏导帮扶,助其生活步入正轨;对于因案致贫的家庭,建立司法救助与扶贫脱贫工作衔接机制,保障持续性救助……

“我们将继续深化司法救助,能动履职,让司法案件被害人得到有效救助,重启案后人生。”舟山市检察院副检察长王彬介绍,舟山检察机关将不断探索司法救助最优路径,有效整合社会资源,以“多元救助”模式,将救助工作由司法机关单打一的“独角戏”发展成为全社会共发力的“大合唱”,实现从“救一时”到“救长远”的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