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增强干警多岗位实践能力,培养一岗多能的复合型人才,我院制定了《检察人才“1+X”培养制度实施办法》,以进一步优化检察队伍整体素质结构。
一是合理设置,实现主辅互动。“1+X”中的“1”为主岗位,指干警目前所在的工作岗位;“X”为辅助岗位,涵盖院所有内设岗位,也可到本院以外的其他单位进行学习实践。全院40周岁以下在编在职检察人员均可向政治处申报2个以上“X”岗, 院党组根据工作需要和申报情况综合确定辅岗人员,也可指定符合条件人员安排置换式交叉工作或定时定向工作,工作时间不少于2个月。辅岗人员在工作期间的日常管理及办案业务受“X”岗部门负责人领导,对所办案件质量实行承办人和部门负责人共同负责制。二是因人施教,明确导师职责。“X”岗部门负责人应根据辅岗人员的个体情况,落实具体指导老师开展师徒结对和传帮带工作。指导老师原则上由部门领导或业务骨干担任,重点指导辅岗人员熟悉本部门办案流程和岗位技能,审核把关辅岗人员所办案件,综合评鉴辅岗人员辅岗期间的工作表现和业务能力。三是创新举措,强化岗位练兵。实行案件双笔录双办理制度,即自侦部门可实行承办人与辅岗人员讯问、询问同步笔录制作、双笔录分析比对、点评指导制度;批捕、公诉部门可视情实行承办人与辅岗人员案件同时办理、同步审核把关、跟庭听庭评议等制度;综合部门实行一份文字材料要点指导、同时拟写、分析点评等制度。四是严格考核,落实奖惩措施。要求辅岗人员每人每年须撰写1篇办案札记,参加案件集体讨论并发表意见不少于3次;辅岗综合部门的,须独立撰写文字材料不少于3份;参与外派锻炼的,需在期满后上交1篇体会文章。工作期满后,辅岗指导老师和辅岗人员应分别填写“1+X”检察人才培养工作情况登记表,交政治处审核备案。年底,择优评选出年度“1+X”人才培养工作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对未完成规定动作或培养措施不落实的,酌情扣相关部门考核分。